近日,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传来喜讯,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湖被正式认定为2024年广州市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一消息标志着环保工作在该地区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也为未来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湖,位于车陂涌流域的上游湖泊水体,湖面面积达到9.83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25米,库容约为12.29万立方米,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水系景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片湖泊不仅是园区的重要水体,也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核心区域。
在环保倡议盛行的背景下,天河区已经开始坚持“污涝同治”的战略,致力于华南国家植物园内部排水系统的改造。这一改造项目包括新改扩建达到3.93公里的污水管和1.26公里的雨水管,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进入河流的问题,有效减少了雨水合流导致的污水溢流。
为强化水体保护工作,项目还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如“洗楼、洗井、洗管”的“三洗”工作及严格的污染源头管控,配合周边环境的整治,由此使得生态湖的水质能够年年保持在IV类标准。
华南国家植物园岭南地区的丰富生态资源为生态湖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构建“水下森林”等生态修复技术,湖区内的水生植物种植数量显著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使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得以实现,为环境保护和生物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同时,园区内还设立了五个迁地保护示范区、15个专类植物展示园以及40个生态科普宣教点,这些建设举措不仅推动了植物保护和科研科普的功能,还在区域内形成了协同推进生态湖水环境保护的良好生态格局。
天河区建立了专属的湖长制度,并安排了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湖区的日常维护,确保能够持续监测湖水水位变化。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并在雨季合理安排排洪措施,有效保障生态湖的生态基流,从而确保湖水位常年保持在0.9米左右。
与此同时,区政府还建立了巡查管理制度,完善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开展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包括湖岸植物景观的维护、入侵植物的监测和管理,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和植物净化水质方面的研究,确保了水环境的长治久清。
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湖凭借其出色的水质治理和生态恢复,成为了广州市在打造美丽河湖过程中的优秀案例。这不仅是天河区环境保护工作的象征,更是未来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一座丰碑。通过这样有效的保护与管理,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湖将持续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陶冶情操、休闲放松的绝佳去处。此项荣誉的获得,将进一步促进天河区乃至广州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