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读初一的12岁男孩小薛,2月20日早上,从家中9楼纵身一跳。
,孩子在校用电话手表听音乐。老师发现后,先是没收了小薛的手表,而后当众用戒尺打了小薛。
老师惩戒孩子后,给家长打来电话,明确孩子上学期间不能带电子产品,手表要由家长保管。
虽然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和往常没有什么异样,但我对孩子回家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持保留态度。
从最后孩子选择纵身一跳看,他被惩戒回家后,应该是没有得到家庭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及时安抚。
以至于他最后的选择,和“上海17岁少年跳桥事件”“武汉14岁少年校内坠楼事件”中的孩子们一样惨烈。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之前写过的“重庆10岁男孩被冤枉划破奥迪车,父亲和民警一起帮他讨回公道”的事件。
父母能陪孩子从看似糟糕的事件中,找到爱和礼物的家庭,都很了不起,也会得好运。
我一个男性朋友的孩子,去年在学校因和别的孩子发生口角,冲动之下动手打人,被老师罚站惩戒后,还叫了家长。
而那些在学校被老师惩戒后,回到家又被家长热暴力或冷暴力的孩子,最后不少人走向了天台、匕首和绳索。
“现在的小孩真是太脆弱了,犯错回来还得家长做思想工作,我看就是打得太轻!”
身为大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如果我们只是活在“是非、对错、听话捣蛋”的二元对立里,我们就永远和教育背道而驰。
老师一开始跳出“对错”的分别,看见一个课间听音乐的小孩,并无造成什么危害,不过是少年常见的贪玩或显摆。就算学校明确规定不能带电子产品,暂时没收后不公开惩戒,而是私下处理,那悲剧也许会改写。
家长也跳出“孩子被老师批评就是表现不好,被表扬就是表现好”的二元对立,真切看到:
那个12岁的少年,此刻也许和这片土地上所有孩子一样,在过一个寻常的周末。


